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重要转折期,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数据对于了解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重要转折期,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数据对于了解国情国力,把握新时代的人口变化趋势特征,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进行人口科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口统计数据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非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等。
非流动人口是国际上进行人口统计、发布人口指标时通用的总人口指标口径,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在我国,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最重要的包含三种类型的人口:一是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二是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三是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在另外的地方居住的人口。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流动人口数据,其统计口径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其中,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也就是非流动人口中的第二种类型人口。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们在不一样的地区之间频繁地移动,人口的空间分布随之发生变动。通常,世界各国用“人口迁移”来描述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动。在中国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很多人发生空间变动时户籍并未改变,由此造成他们的经常性居住地和户籍登记地不一致的状况。我们将此现状称为人户分离现象,这些人则被称为人户分离人口。在人户分离人口中存在这样两个明显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的不一样的区域之间有的人户分离现象。这些人本身的利益在人户分离的过程中并不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我们将这部分人口称为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另一部分主要是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动的人口。这些人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早已熟悉的流动人口。
从两个指标的统计范围看,流动人口界定的人群包含在非流动人口的第二种类型人口中,可以说流动人口是非流动人口的一部分。按流动方向划分,流动人口可大致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通常是指来到本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本地区到另外的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包括流入人口,不包括流出人口。
例如,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安徽省流出到别的地方的人口为1152万人,其中流出到北京市的人口为31万人,安徽省的常住人口不包括这外出的1152万人,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包括从安徽来的31万流入人口。
由于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人口流动规模逐步扩大,一个地区的户籍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往往存在一定差别。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是根据非流动人口来规划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入学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都是基于非流动人口计算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迅猛增长。如图1所示,2000—2020年,流动人口从1.21亿人增加到3.76亿人,20年间增长了211%。流动人口已随处可见,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是流动人口,这是我国当前人口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人口状况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当前我国人口发展正处于重要转折期,正确理解和认识人口数据对于了解国情国力,把握新时代的人口变化趋势特征,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规划,进行人口科学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口统计数据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非流动人口、流动人口等。
非流动人口是国际上进行人口统计、发布人口指标时通用的总人口指标口径,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在我国,常住人口是指实际经常居住在某地区半年以上的人口。最重要的包含三种类型的人口:一是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二是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三是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在另外的地方居住的人口。国家统计局定期发布流动人口数据,其统计口径是指人户分离人口中扣除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其中,人户分离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也就是非流动人口中的第二种类型人口。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们在不一样的地区之间频繁地移动,人口的空间分布随之发生变动。通常,世界各国用“人口迁移”来描述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动。在中国由于户籍管理制度的存在,很多人发生空间变动时户籍并未改变,由此造成他们的经常性居住地和户籍登记地不一致的状况。我们将此现状称为人户分离现象,这些人则被称为人户分离人口。在人户分离人口中存在这样两个明显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在一个城市内部的不一样的区域之间有的人户分离现象。这些人本身的利益在人户分离的过程中并不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我们将这部分人口称为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另一部分主要是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移动的人口。这些人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早已熟悉的流动人口。
从两个指标的统计范围看,流动人口界定的人群包含在非流动人口的第二种类型人口中,可以说流动人口是非流动人口的一部分。按流动方向划分,流动人口可大致分为流入人口和流出人口。流入人口通常是指来到本地区的非户籍人口,流出人口是指离开本地区到另外的地方居住的户籍人口。一个地区的常住人口包括流入人口,不包括流出人口。
例如,根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安徽省流出到别的地方的人口为1152万人,其中流出到北京市的人口为31万人,安徽省的常住人口不包括这外出的1152万人,北京市的常住人口包括从安徽来的31万流入人口。
由于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人口流动规模逐步扩大,一个地区的户籍人口和非流动人口往往存在一定差别。当前,我国各级政府主要是根据非流动人口来规划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入学率、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指标都是基于非流动人口计算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流动人口迅猛增长。如图1所示,2000—2020年,流动人口从1.21亿人增加到3.76亿人,20年间增长了211%。流动人口已随处可见,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人是流动人口,这是我国当前人口发展变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