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泰宁青山绿水间,绿涛翻涌,翠竹拔节。从前不起眼的山间小竹,现在已变身成为引领大众致富的大工业。 点绿
眼下,泰宁青山绿水间,绿涛翻涌,翠竹拔节。从前不起眼的山间小竹,现在已变身成为引领大众致富的大工业。
点绿成金,兴竹富民。近年来,泰宁县将笋竹工业列为全县特色工业,环绕“提高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思路开发笋竹资源,不断推进科学技能立异、改变开展方法与经济转型、精深加工、工业交融、链条延伸、品牌建造等,尽力把小竹笋做成大工业。现在,泰宁县各类笋竹运营主体128家,从业人数7000余人,竹工业年产值超16亿元。
“哐当、哐当……”近来,在泰宁县新桥乡竹林深处,竹山轨迹运送机来往络绎,高效运送砍下的竹子。
泰宁县具有30万亩竹林,蕴含着极大的开展潜能,但竹山平均海拔650米,且地势杂乱,加上青壮年劳动力缺少,毛竹运送难、本钱高。
为处理竹子下山难题,泰宁县探究农业工业现代化新途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着力推行轨迹运送机,将“百公里山地运送轨迹”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组织专项扶持资金,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作业。
载重300公斤左右的轨迹运送机,适用于毛竹、农资等运送,能在陡坡、竹林穿行,运转平稳,可设主动泊车设备及无人驾驶,50度山坡也能轻松应对,极大减轻了竹农劳动强度,节约了用工本钱。
新桥乡竹农小邓算了一笔账,除掉农机置办补助和县乡专项扶持补助,终究林农只需承当不到30元每米的建造本钱。现在,泰宁县已铺设山地轨迹超百余公里,带动竹农出产积极性,助推笋竹工业更好更快开展。
以电代柴,提质增效。泰宁县全力推行空气源热泵烘烤笋干技能,用电烤笋技能替换传统薪柴烤制。与传统烤笋方法比较,电烤笋每公斤可节约本钱约4元,不只改进了生态环境,也增加了乡民收入。
“电烤笋功率比传统晒笋高二到三倍,每一片都是‘金色好笋’!”大田乡垒际村党支部书记徐玉平指着20座簇新的电烤笋房介绍,现在,泰宁县已在多个城镇建立了近百座电烤笋房。
近年来,泰宁县强化科学技能支撑,出台《笋竹工业提高五年行动计划》等方针,鼓舞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所协作,开宣布竹工机械实用新型专利29个、发明专利1个。从运竹到烤笋,科技正不断赋能泰宁竹工业绿色开展。
地处泰宁县朱口镇龙湖工业园的政泰工贸有限公司,加工机器轰鸣不断,工人忙着打包竹餐具、竹家具等订单。
政泰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竹筷、竹茶板、竹工艺品等竹制品出产加工为一体的规划以上工业公司,年加工毛竹量10万吨,可产各类竹制日用品、工艺品100万件。
泰宁有各类笋竹加工公司50家,年耗费毛竹22.5万吨,怎么从竹资源大县迈向竹经济强县?
做强做深一根竹!泰宁县充沛的使用丰厚的竹林资源,建强龙湖竹制品专业工业园,引入竹制品深加工企业,加速竹制品工业转型晋级,提高竹制品附加值,推进竹资源转化为工业优势。
一起,依托龙湖工业园,当地推进竹屑、竹边角料等剩余物的生物质碳气联产一体化归纳循环使用,着力延链强链补链。经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以优招商等方法,引入和昌生物质新能源、龙翔新能源等一批以出产生物炭、形炭、活性炭等为主营业务的竹制品加工配套新能源企业。
现在,园区有相关企业23家,日耗费毛竹600余吨,开始形成了工业集聚,完成了“原竹进园,成品出园”的竹制品出产加工全链条。
泰宁县还在大田乡建造集贮存、初加工、出售为一体的闽笋买卖商场,与顺田生态食物等企业一起开宣布开袋即食笋、袋装清水笋等立异产品,构建产销一体化加工工业链。现在,商场已具有完善的设备,包含展销功用房、闽笋电商直播间、金融服务工作站以及“跨村联建”党建室等,致力于打造县域内笋制品买卖的集散地,并慢慢地开展成为闽赣区域的笋制品买卖中心。(全媒体记者 吴文凯 泰宁记者站 熊明欢)
眼下,泰宁青山绿水间,绿涛翻涌,翠竹拔节。从前不起眼的山间小竹,现在已变身成为引领大众致富的大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