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线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共筑满意消费”。目的旨在通过提升消费体验、强化消费维权、助力消费政策、传播消费知识
“3·15”线年消费维权年主题是“共筑满意消费”。目的旨在通过提升消费体验、强化消费维权、助力消费政策、传播消费知识,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消费维权社会共治,为全方位提振消费、促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动力。
随着消费模式和业态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消费陷阱也在一直在升级。今年“3·15”前后,
《看点》、《来发》、《讲大道 新闻》栏目将围绕生活与消费领域的侵犯权利的行为,为广大购买的人维权发声。
【宁波12345热线】近日,多位市民反映,余姚市三七市镇魏家桥村有条河道水体变黑发臭现象已经持续多日,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带造成了影响。
我现在是在余姚市三七市镇的魏家桥村。我旁边的这条河,是魏家桥村村民开凿的一条人工河。据村民介绍,从去年6月份开始,这条河就开始莫名地发黑,而且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我今天来到的时候,前一天还下了雨,你们可以看到,现在这条河的这个颜色呈现墨绿色,湖面上还漂浮着不知名的泡沫,走近能闻到一股股的恶臭。
西侧与外河魏家浦相连,全长约140米。村民们告诉我们,这条人工河开挖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最早用于运输。
岁月流逝,早就没有人用小船来运送东西,这条小小河道又成了理想的洗刷场所。村民们从田头作业下来会在这里清洗农具,平时的生活用品比如衣服拖把等也会拿到河边来清洗。从去年开始,这条小河水质慢慢变浑,尤其是近段时间,水体颜色变得跟墨汁一样。
当时我们洗碗洗衣服,全部能洗的。(记者:没想到现在这么脏了?)这两天更加脏了。
余姚市三七市镇魏家桥村村民:我们窗户都开不了,就是这条河很臭。刮东南风了,全部都吹到家里来了,一股气味,希望给我们处理好。
记者在洪家内河的中段位置,发现紧挨着的两家工厂都没有挂厂牌。其中一家是食品加工厂,大门紧锁,厂区内空无一人。另一家是
在河道里安装了一台水泵,水泵旁有一根管道,正往河道里排水。某磁性材料厂负责人:(记者:旁边的这个装置应该是你们装的吧?)这个是冷却水。(记者:冷却水是吧,这个主要派什么用场的?)这是河里水抽上去,然后循环了一下出来的。(记者:你们排出来的水有达标吗?)是达标的,这个水根本没用过,这就冷却水,肯定是达标的。(记者:冷却水的检测报告有吗?)这个没有,我根本没用,就冷却一下流出来的。
为什么河水会出现变黑发臭现象?水质能否得到一定效果改善呢?继续看记者的调查。
目前已经联系了第三方公司,对村里所有污水井进行排查,主要看有没有漫溢、堵塞现象。
镇里农办如果没治理好,我们会马上放干河水,河底泥巴全部拿走。随后,记者来到三七市镇政府了解情况。对于河水变黑发臭现象,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初步判断,
余姚市三七市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 吴冰:初步的判断可能是生活垃圾污水的排放,再加上临近的那些村民集聚区比较密集,可能是村民的一些平常的不良的生活小习惯。比如说,一些厨余垃圾直接往河道里抛洒,再加上这条小沟渠,平常水体的流动性也是特别差,沉淀下去了,就会导致这种河道水质发黑。(记者:还有村民怀疑跟河道两家企业有没关系?)这个大的关系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他们抽水是水抽上来是用作冷凝水,我们平常也在做检测的,他们排放出来的水指标是正常的。
厨余垃圾、生活垃圾污水等进入河道,日积月累后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有机物的堆积还会导致底泥增多,产生一些黑色物质,比如硫化亚铁,这会让水体颜色看起来是黑色。同时,底泥的分解过程会释放一些气体,导致水体发臭。目前,河道水质治理工作已经展开,河面上出现的一些泡沫,是投放了纯火山岩粉的结果。
余姚市三七市镇农业农村办公室工作人员 吴冰:漂浮的泡沫是跟河水里的一些污染物、灰尘,反应之后的一个现象而已。它会使水里的那些污染物,沉淀到河底底泥下去,然后我们再做进一步的处理。
经过三七市镇农办几天的水质治理,河水慢慢的开始变清,发臭现象基本得到缓解。接下来,三七市镇会将这条河流纳入重点管控名单,会同村里计划对河道进行清淤,对两岸的排口安装过滤网,落实专人巡查制度,每三天记录河道现状,并进行常态化的水质检测。河水变黑发臭,需要政府进行相对有效治疗,这是有关部门无法逃避的责任。然而治水面前没有旁观者,魏家桥村这条河的主要污染物,是村民的生活垃圾污水和厨余垃圾,如果大家不把河道当成污水池和垃圾场,河水受污染程度或许就能够减轻。绿水青山的消逝与每个人有关,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而最终受益的也将是每个人。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